大家都對便攜式音樂播放器的響度輸出有所了解。數值格式的播放器,在播放-10dBFS的寬帶噪音時,耳機的輸出聲級要不大于100dB(A);如果是播放器和耳機可分離的設備,則在播放-10dBFS的寬帶噪音時,播放器的電輸出不大于150mV,而耳機在輸出聲級達到94dB(A)的時候,輸入的電壓要不小于75mV。后面這個要求比較拗口,其實說白了,就是播放器插上耳機之后,播放-10dBFS的寬帶噪音信號時,耳機的輸出聲級不大于100dB(A)。音樂播放的響度,在硬件上是做了嚴格的限制。但在音源方面,從90年代就開始了一場競爭激烈的響度戰爭,發行的音樂音量越來越高,直到不能在壓縮為止。
下圖是麥克·杰克遜的《Black Or White》在不同年代發行的版本的對比。年代越近發行的音樂,其幅度越大。
從50年代開始,制作人會提出“增加響度”的要求,這樣在被音樂電臺節目導演審核的時候就會更突出。
60年代中期,Motown錄音公司采用了一個標準叫“更響更清晰”,使用了一些方法把音量最大話的同時保持清晰度。
60年代到70年代,不同歌手的金曲合集開始流行,當這些音樂人以及他們的制作人發現他們的歌比合集中其中人歌曲響度低時,他們就會堅持要求重新混音,以獲得更高的競爭力。
然而,受限于黑膠唱片乙烯基材料,對提升響度和動態壓縮必須嚴格控制以保證黑膠唱片可以播放,所以那個時代對響度提升的程度遠遠不及CD時代。另外,現代基于電腦的數碼音頻效果處理使得混音師們能夠對一首歌的響度有更多的控制。
80年代
激光唱片響度提升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由于CD直到1980年代末之前都還不是現代流行音樂的主要載體,所以在那之前的響度戰爭不太激烈。
因此,混音的常規過程涉及將振幅的最高峰放大至最大,用模擬音量計來查看振幅的大小。當使用音量計時,某一個特定的點(通常比峰值低14dB的一個點)被當作是模擬音頻的“飽和點”,這樣就一些空間留給超過飽和點的區域(這些區域通常被稱作"紅色區",在量表中以紅色區間顯示),因為數字音頻的響度是不可以超過0dBFS。在80年代前半部分,一般搖滾樂的平均響度在-16.8 dBFS左右。
90年代
90年代前期,具有更高響度的CD開始出現,市場上CD的峰值響度也越來越接近數字最大值,普通的搖滾樂CD或重節奏的的流行樂CD,其峰值響度往往接近0dBFS,偶爾會達到0dBFS。
讓音樂變得更“熱烈”的概念開始吸引音樂界,一部分是因為許多CD正在變得越來越響,另一方面業內形成了一種普遍的認識,認為顧客們喜歡更響的音樂。CD怎樣制作得更響,這是工程師、音樂人和唱片公司漸漸形成的共識。
CD響度增加在90年代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但個別唱片已經開始嘗試將CD的響度推至這個格式到極點,比如Oasis的專輯“(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其中許多歌曲的平均響度達到-8dBFS。1997年,Iggy Pop參與了他的前樂隊The Stooges 1973年專輯“Raw Power”的重新混錄工程,在一些地方使響度達到了-4dBFS。
2000年
2008年,在混音中提升響度的行為隨著Metallica的專輯Death Magnetic的發行,引起了主流媒體的關注。這張專輯的CD版有極高的響度,峰值早已經被削波,這導致了失真。2008年末,混音師Bob Ludwig將三個不同版本的Guns n' Roses新專輯Chinese Democracy交給制作人Axl Rose以及Caram Costanzo,而他們選擇了動態壓縮程度最小的一件。“我在聽到他們決定用有著完整動態的版本,而不是那個‘為了大聲而大聲’的版本時,簡直震驚了,”Ludwig說,“樂迷和媒體對于近年來的這些壓縮程度極高的唱片的批判熱潮,終于為有人站出來重新使動態回歸高于純粹響度的地位打下了基礎。”
2010年
2010年3月,混音師Ian Shepherd組織了第一個“動態范圍日”——為了提高對動態范圍問題的認識的線上活動,并推廣“動態大的音樂聽起來更好”觀念。這個活動獲得了成功,在后續的幾年中繼續舉辦,并獲得了SSL、Bowers & Wilkins、TC Electronic、Shure等公司以及Bob Ludwig、Guy Massey、Steve Lillywhite等工程師的支持。Shepherd的研究表明唱片銷量與“響度”沒有關聯,人們更喜歡動態大的音樂。他同時提出,基于文件的響度歸一化技術將會結束這場“響度戰爭”。
2013年最受關注的一張專輯,Daft Punk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獲得了許多關于專輯聽覺體驗的好評。專輯的混音師Mick Guzauski特意減少了制作過程中的動態壓縮,他說:“我們從來沒有想要故意將音樂做得很大聲,事實上我覺得還是這樣更好聽?!边@張專輯的第一首歌,“Give Life Back to Music”,甚至可以被理解為討論所謂“響度戰爭”問題的一首歌曲。2014年1月,這張專輯獲得了5個格萊美獎,包括“最佳非古典錄音工程專輯獎”。
2013年10月,Bob Katz在他的網站上稱,“我們已經打贏了響度戰爭的最后一仗”,并說蘋果在iTunes Radio上對于“Sound Check”技術(按照蘋果官網的解釋,“Sound Check是一個能讓你在基本相同的音量上聽歌的功能”)的強制使用意味著“這是將響度戰爭結束的辦法,制作人和工程師可以問他們的客戶,你們有沒有聽過iTunes Radio。當他們給予肯定回答時,工程師/制作人就告訴他們,你們應該將歌曲的音量調回標準水平,不然iTunes Radio就會幫他們做這件事。他/她要解釋,iTunes Radio上過度壓縮的音樂相對動態更廣的音樂來說聽起來聲音更軟、更小”。他相信,這最終會導致制作人/工程師們在制作音樂時提升對動態范圍考量的比重。他的觀點被大量轉載和廣泛討論。
“響度戰爭”已有定論,但真正統一到一個合理的響度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且,這三十年的發展,留下了大量如下圖這樣類似于“磚墻”(Brick Wall)的音樂。這些音樂的缺點是:
1. 過度壓縮歌曲的動態范圍,音樂不再擁有自然的動態;
2. 音量過大,導致聽覺疲勞和聽力損傷;旋轉音量鈕調低響度,聲音聽起來更軟;
3. 聆聽不同年代的音樂,需要頻繁的調節音量鈕;
4. 給硬件設計帶來很高的難度,特別是沒有太多功率余量的便攜式音箱;
5. 用這樣的音樂評測音箱,會帶來較大的偏差。
公司名稱: 精拓麗音,micro speaker,微型揚聲器,電路仿真,壓電揚聲器,耳機單元
手 機: 010-62972958
電 話: 010-62972958
郵 箱: info@kimtone.com
地 址: 北京海淀區上地安寧莊西路9號,金泰富地大廈1607~1608